2015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已經上升至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
互聯網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是否預示著互聯網能夠改變一切?互聯網在軍用局域網階段的時候,人們肯定沒想過互聯網發展到最后會是萬物互聯的狀態。估計也沒想過當時的局域網發展到城域網、廣域網之后,迅速以一種幾何的速度蔓延至全球。大概也不會想到互聯網發展了幾十年以后,恰恰是他們看不上的中國借助互聯網以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經濟快速飛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中國占四席。應該更沒想到在2015年,中國政府會提出“互聯網+”這個概念并定為發展戰略。
一時間,所有的企業決策者都在仔細的研讀報告中興奮著、困惑著、迷茫著。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了,但是“互聯網+”又是個什么概念呢?于是馬化騰解釋說,“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簡單地說就是“互聯網+XX傳統行業=互聯網XX行業”,雖然實際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相加。
【解釋】:“互聯網+”準確的定義和范圍:
李克強總理所提的“互聯網+”與較早相關互聯網企業討論聚焦的“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基礎上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的演進。
伴隨知識社會的來臨,驅動當今社會變革的不僅僅是無所不在的網絡,還有無所不在的計算、無所不在的數據、無所不在的知識?!盎ヂ摼W+”不僅僅是互聯網移動了、泛在了、應用于某個傳統行業了,更加入了無所不在的計算、數據、知識,造就了無所不在的創新,推動了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
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我們來看看是否可以用一張圖來表達清楚互聯網對行業的影響:
由上圖我們看到,“互聯網+”是伴隨互聯網而生的?!盁o處不在的互聯網”、“天地互聯的互聯網”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它先改變你我的習慣,跟著就是由各種商業模式創造各種各樣的基于互聯網的公司。有的是經營模式的線下搬到線上的轉變,還有的是純互聯網模式,但無疑這些公司都是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其公司的運營及盈利。如果細看,就會發現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有傳統企業商業模式的縮影,都有“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痕跡在里面。于是我們看到:互聯網+傳統集市有了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有了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有了支付寶,互聯網+傳統的紅娘有了世紀佳緣,互聯網+傳統交通有了快的滴滴,互聯網+生活服務造就58同城及趕集網,互聯網+醫療出現移動醫療。更多的行業這里不再列舉,這些例子足以表明“互聯網+”一直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常態,這種常態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后變的更為清晰,“互聯網+”正逐漸成為成為創業型公司的顯著標簽。
然而互聯網+并非所有傳統企業的靈丹妙藥,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最大的障礙反而是你曾經成功的經驗,傳統經濟世界的人是否能夠進入新的互聯網經濟世界呢?可能性當然有,但過程會非常痛苦。當下,包括互聯網創業者在內的許多人都要努力習得新的思維方式。而這并非易事?!翱床灰?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是馬云對人們面對新商機時所做出反應的經典總結。尤其對于傳統企業家來說,曾經的成功經驗更是會成為其向互聯網思維轉型的最大障礙?!ヂ摼W+’時代,傳統企業面臨嚴峻的轉型問題,亟需再造新生。
【問題】那么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模式下,經營與管理的困局有哪些?
人人都在談論互聯網,無數企業都在嘗試著觸網,對于互聯網帶給傳統企業的挑戰和啟發,很多企業都只停留在從“無”到“有”的階段,鮮有企業敢真正大刀闊斧的面向互聯網進行自我的變革與重生,而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又或者說將創新僅僅只停留在表面,深層原因卻鮮有人提及。中略顧問總結如圖所示:
試圖轉型的企業必須拋棄簡單將互聯網當工具的做法,從思維的高度擁抱互聯網,否則一定不會有理想結果。有很多傳統企業一想到互聯網營銷,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發個微博、做個微信、開個電商平臺,很多時候卻不去研究,到底自己的消費者在哪些互聯網空間中出沒,在這些平臺上的行為是什么?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傳統企業若是“體”不變,即原來的生產、銷售、管理方式等不變,只是將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嫁接進企業,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信息越來越透明,“閉門造車”的風險更大,在傳統媒體時代,消費者獲得信息的成本較高,今天,每個消費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就能了解很多信息,因此,依靠拍拍腦袋就做經營決策最終得到的謬誤比任何時候都要大。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失敗的案例:
千尋網最終被京東商城收購。
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韓國SK電訊在華投資5億元人民幣成立千尋網,
模式:B2C
目的:打造中國最大的時尚商品為主的網絡品牌服裝商城。
結果:上線不足兩月,主帥離職,此后SK電訊集團放棄,被京東商城收購。
郵禮網只是曇花一現。
2010年1月,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投資成立了郵禮網。
模式:B2B2C
目的:利用中國郵政集團旗下的EMS業務和渠道,針對個人和企事業單位的傳統禮品服務需求,提供從禮品選購、包裝到派送的全方位專業禮品服務。
結果: 2010年1月建立到2011年2月關閉,僅僅運營了一年零一個月。
飛虎樂購、呼哈網、美特斯邦威、18900、時代雜志網、泰妮絲、我買網、邦購等
這些企業在構建自己的“互聯網+”的失敗折射了許多轉型后傳統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問題】那么傳統企業該如何借助互聯網轉型發展,走出“互聯網+”戰略下企業發展的困局呢?
困局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存在,無論傳統型或創新型企業,市場競爭的環境只會愈發激烈,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出現使得行業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競爭不僅來源于原來的對手,還來自眾多互聯網新貴無法預計的跨界經營,以及背后的龐大資本。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意味著經營思路的轉換和經營模式的創新。運用互聯網運營傳統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苦練內功”:經營思路要一定要改變,要在網絡上展身手,企業必須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把自己的核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傳統企業也應該認識到,要做網絡就必須依照網絡的特性去操作,只想把網絡作為傳統行業的一個附屬品,一定被網絡所拋棄?!?
【中略顧問總結】傳統企業應該從以下5個方面著手,構建企業自身的“互聯網+”,走出企業發展困局。如圖所示:
第一,企業自身或者借助第三方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明確企業發展向何處去?也就是清晰企業發展定位,做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
第二,積極融入互聯網文化,找到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然后通過相應的互聯網營銷傳播手段將之轉化為消費進而轉變成企業營收紅利。
第三,增強互聯網思維下的服務意識,努力由發現需求向著創造需求進行轉變。
第四,加強企業互聯網的個性化品牌打造,發揮品牌優勢。
第五,強化人才戰略,抓緊建設符合互聯網創新要求的核心人才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