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管理咨詢項目,從它開展伊始,就已經貼上了成功、失敗或小打小鬧的標簽,咨詢顧問早就心知肚明。
現在制造企業的日子不太好過,外部面臨市場寒冬,內部存在管理粗放等問題,管理者都在思考改變之道。同時,許多管理理念應運而生:精益生產、阿米巴、六西格瑪、集成開發、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將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思想傳給廣大企業,這事本身很好,雙贏。
但是,現在的管理咨詢已成為一項龐大的產業,世界知名的有埃森哲、普華永道等,國內的咨詢公司更是雨后春筍一般。
咨詢顧問在與企業進行業務接洽的過程中,心中有兩個明確的判斷標準:一是變革成功,實現自我價值;二是實現具體項目的短期成功,順利取得報酬,這就需要接受管理咨詢幫助的企業好好斟酌。
咨詢顧問接觸企業,一般會將企業實施變革的意愿分為五種情況。
一是與某管理項目關聯密切的高層熱情高漲,但“一把手”和其余高層反應平平,基層態度冷淡。
譬如,生產運營副總往往對精益生產和IPD感興趣;分管物資采購的副總對集成供應鏈感興趣;質量老總對六西格瑪感興趣......
針對這種情形,咨詢顧問心中的判斷是:通過該高管可實現局部、短期的成果和目標,基層態度冷淡可以通過培訓、職業晉升等措施予以改變。
若開展過程中,其余高層尤其是“一把手”的思想無法轉變,不能積極投身于管理變革中,這場變革必定曇花一現,頂多持續2~3年。目前,國內很多推行管理變革的企業就屬于這種類型。
二是只有“一把手”熱情高漲,其余高層反應平平,基層態度冷淡。
針對這種情形,咨詢顧問的判斷是:這項工作要么獲得巨大成功,要么索性不開展,一切取決于“一把手”的決心和毅力。
這項工作的第一阻力是與該項咨詢工作關系密切的副總裁,若他不積極地把所轄資源直接傾倒出來,一切都是無用功。因為他是高管,其地位只有“一把手”能撼動;
第二阻力是其余高層,一項管理變革必然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產、研、供、銷、人、財等協同配合,否則是“螺螄殼里做道場,小打小鬧”。
華為當初推行IPD時,任正非發出“誰不學習誰下崗,誰學習不合格誰下崗,誰不接受誰下崗”的“三不”警告。即便如此,還是有30%與此變革相關的中高層因此丟職位,由此可見一斑。
三是全體高層熱情滿滿,基層態度冷淡。
針對這種情形,咨詢顧問的目標是:成功希望極大,可以實現較大的成果和目標,基層態度冷淡可以通過培訓、激勵和職業晉升等措施予以破解,咨詢公司和企業雙方均可功成名就。
這種情形在國內的一些國外獨資、合資企業中較常見。譬如,早期的國內日資、韓資及歐美企業,高層基本上是外方人員,他們早已接觸和接受了一些先進管理理念,在中國開設企業,自然要推行原先在自己國家的一些成熟做法,他們借助總部的資深管理人員對中國的企業進行培訓、宣貫,或引入專業咨詢公司幫助推進。雖然基層人員是在中國招聘的,但是新環境新適應,還是比較容易接受新方法的。
面對只有“一把手”熱情高漲的情況,咨詢顧問的判斷是:這項工作要么獲得巨大成功,要么索性不展開,一切取決于“一把手”的決心和毅力
四是全體中基層熱情滿滿,高層態度冷淡。
針對這種情形,咨詢顧問的判斷是:成功希望極其渺茫,對基層改善激勵和職業晉升等措施的實行權力均掌握在高層手里,并且需要人財物的配套,若高層思想未轉變,這個管理變革項目一定不會成功。
這種情況常見于,企業高層安排中層、基層人員參加外部的一些管理培訓班,接觸到一些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后,思想發生轉變,想將先進的管理體系引入企業。但是,高層的思想轉變慢于基層員工,開展這項活動一般不會成功。已經接受新方法的員工要么辭職另謀高就,要么忍氣吞聲,痛苦地隨大流。
五是全體高基層熱情滿滿,上下觀念一致。
針對這種情形,咨詢顧問的判斷是:項目必定成功,推 行起來順風順水。不過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屬于理想環境。
華為的成功,引起國內外企業的學習浪潮,例如企業紛紛去西門子安貝格工廠學習工業4.0、智能制造等,一些咨詢公司也摩拳擦掌,四處出擊。
在此,筆者想提醒的是,曾經豐田汽車公司精益管理的成功帶來的基業長青,也引起了一片效仿浪潮。不管是企業主動去豐田學習,還是由咨詢公司幫助企業推行精益生產管理,至今學習風潮持續了將近30年,試問哪一家企業學到位了?就連曾經與豐田汽車合資辦廠的通用汽車,其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與豐田相比還是差距巨大。
這里我們可以用五個“為什么” 來分析一下:
精益改善為什么不能長久堅持?因為,雖然某一試點項目或單個部門成功,但長期得不到其他部門的協同支持。
為什么得不到其他部門支持?因為,其他職能部門不知道這項工作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
為什么不知道?因為,高層領導不明白或不在意精益管理,不給予資源傾斜。
為什么領導不在意?因為,有更重要的指標需要完成,如季度降本、盈利等。
為什么會認為這些指標更重要?因為,投資人、上級主管部門也不明白或在意精益管理,只在意指標數據,完不成任務就辭退。
而豐田是這樣做的:
為什么精益管理經年不輟?因為,每一位員工都認真對待。
為什么能夠做到認真對待?因為,他們的領導也是認真的。
領導為什么如此認真?因為,每位領導都是信仰和深諳TPS之道才被選拔上來的。
為什么把信奉TPS之道作為選拔條件?因為,豐田每一位社長本身都是TPS長達30年的忠實實踐者,如豐田佐吉、豐田喜 一郎、豐田英二、豐田章男等。
為什么豐田高層能夠做到不以短期指標為目標?因為,他們的董事會都是由終身奉獻公司的員工組成的內部董事會,沒有代表投資人的外部董事,沒有像一般歐美企業的CEO拉高股價使自己致富的誘因,經營公司的動力來自熱忱與追求卓越,并且這已成為企業文化和每一位員工心中的理念。
一個管理咨詢項目,從它開展伊始,就已經貼上了成功、失敗或小打小鬧的標簽,咨詢顧問早就心知肚明。不管是精益生產、IPD、ISC,還是推行ERP,雖然只是一個流程和系統,但是它一定是一項管理變革。
一項管理變革首先是思想變革、文化變革,以及由此帶來的行為模式的改變。企業能夠影響和做到這些的,第一是老板,第二是全體高管層、第三是中層,最后才是全體基層員工,這個順序會影響變革能否成功。
這也是這么多年,豐田還是豐田的原因,需要高管層尤其是企業“一把手”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