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導讀:2016年1-9月,江蘇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25.08億元,同增2.15%;實現利潤466.46億元,扣除投資收益后同比增長5.17%。作為廣義國有資產總量超10萬億元的江蘇, 國有企業改革有何經驗可以借鑒呢?
作為廣義國有資產總量超10萬億元的江蘇,目前國有企業改革進展如何?
10月19日,江蘇省國資委召開省屬國企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工作會議,并提出了國企改革的下一步重點任務。
據了解,江蘇省國資委在會議上公布了省屬國企最新營收數據:2016年1-9月,江蘇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25.08億元,同增2.15%;實現利潤466.46億元,扣除投資收益后同比增長5.17%。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資料,2015年和2016年1-8月江蘇國資委監管企業的經濟效益評價排名,在全國分別名列省級第一、第三位。
江蘇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琨表示,隨著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的基本形成,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加快國企轉型高附加值行業
據了解,江蘇省屬國企下一步的改革重點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國有企業向高附加值行業轉型,建立多元化的國有企業創新投入機制。
截至2015年末,江蘇地方國有企業共6130戶(各級獨立法人),資產總額8.2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若計算中央企業和兄弟省市國有企業在江蘇的投資,則廣義國有資產總額突破10萬億元;國有經濟創造的生產總值約占全省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
李琨在會議上表示,跟隨經濟和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是省屬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取得成效看,國有資本向科技創新、基礎設施、能源資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媒體融合、先進制造業、金融投資等重要行業和領域集聚,向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特色業務板塊集聚,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聚。
在這一方法論的引領下,截至2015年末,江蘇80%左右的國有企業資產集中在上述行業和領域。
從投資看,江蘇省屬企業每年新增投資均超300億元,其中80%以上投入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和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和領域。此外,近年來,省屬企業每年上繳國有資本收益保持在10億元左右,其中用于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支出占90%以上。
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多元化
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看,江蘇省90%以上的國有企業已改造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子公司80%以上實現了股權多元化。
江蘇在發展混合所有制上,堅持“宜混則混,不為混而混”的原則。省國資委在本次會議上披露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省屬企業各級子公司50%以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南京市、無錫市市屬企業各級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比例已超過70%。
從江蘇的實踐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采取了多元化方式。這包括了新設、增資、收購、掛牌公開轉讓國有股權等方式,積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與上一輪國企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不同,本輪混改內涵更加廣闊,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其主要目的是“實施增量改革”。
本輪混改中,江蘇為全國破冰探路的一大經驗是“助推國企上市為主渠道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即鼓勵國有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各類資本市場,大力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幫助具備條件的企業實現整體上市或主營業務、核心資產整體上市、海外上市,以及國有資本入股非國有企業、引入非公有資本參股國有企業等。如,匯鴻集團的整體上市,華泰證券、弘業期貨、國聯證券在香港成功發行H股,南京證券、東海證券等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以及江蘇銀行實現主板上市等。
江蘇省充分考慮國有資產布局結構調衡要求、企業所處行業領域、市場化等度等因素推進混改。如徐工機械圍繞打造“世界級徐工”實施定向增發,引入金融和產業資本;淮安國聯集團能源項目引進PPP模式;常州產業投資集團入股“醫療健康”基金等,都積累了比較成功的經驗。
對于高度市場化的領域,則重點推進實施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試點。在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和部分金融企業及貿易流通企業,持續推進企業內部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實現員工能進能出、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
下一步的混改中,江蘇省將積極推進競爭類企業優質資產、優勢業務板塊進行整合和股份制改造,積極上市;對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各級競爭類企業通過到產權市場公開掛牌交易、增資擴股等方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江蘇省還在全省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選擇了10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僵尸企業”3年內退出
根據改革精神,江蘇國資委連續7年累計清理整合相關企業和項目近300戶(個)。其中,2016年1-9月完成清理退出30戶(個)。
清理退出低效無效資產和“僵尸企業”,指對不符合國有資本投向、不屬于企業主業且處于一般競爭性領域的項目進行清理,重點清理四類控股企業(停業、資不抵債、連續三年以上虧損、三級以下)和三類參股投資(連續三年以上無收益、余額300萬元以下、三級及以下企業投資)。
按照“停業、連續三年以上虧損且嚴重資不抵債”的標準篩選出“僵尸企業”120多戶,計劃在3年內(2018年年底前)全部出清。在此過程中,對仍有一定資產價值的關停企業,實施兼并重組,以產權轉讓、資產置換等多種方式盤活有效資產。
經營管理機制亦是國企改革長期的重點領域,江蘇下一步改革的核心在于理清國企黨委會、董事會等決策主體的決策邊界,規范董事長、總經理行權履職行為,加強董事會內部的制衡約束,以及深入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工作等。
而在監管層面,則推動加快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通過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runlinweb.com/newsview.asp?id=184,轉載請注明出處。
修改時間:2023-11-28 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