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導讀:近日,有國務院專家發表觀點強調,認為去產能必須和國企改革結合起來。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去產能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仍需發力才能完成今年去產能目標。此外,當前去產能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以及債務化解、資金合理使用、價格回升削弱去產能動力等難題或者對沖壓力,同時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去產能加碼是重點。
??今年以來,去產能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前7個月原煤生產同比下降10.1%,降幅比前6個月擴大0.4個百分點;粗鋼產量下降0.5%。另外,截至7月底,鋼鐵行業退出產能2126萬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4500萬噸的47%;煤炭行業退出產能9500多萬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2.5億噸的38%,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全年任務。
??同時,各地工作也存在進展不夠均衡的情況,有少數地區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啟動相對較慢,進度有待加快。
??“從短期角度來看,一些行業去產能,可能會對當地或者某個行業帶來壓力。但壓力沒有預想的大,并且當前去掉的產能,一定程度上是原來閑置的,沒有進入生產過程的產能,所以去掉的產能短期來講不一定在生產層面上反映到生產下降,反映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而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去產能、去庫存肯定有利于經濟保持長期健康發展,所以要堅定不移地去產能。
??目前在去產能過程中,個別行業出現價格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對去產能可能會帶來壓力。對此,盛來運表示,由于市場價格上升,原來本應該要壓縮或者淘汰的行業,現在價格回升企業覺得有利可圖,可能不愿意那么快地淘汰甚至又開工,這不利于一些地方完成去產能的目標。
??“從中國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要堅定不移地去產能,不能因為短期的價格反復、一些地方指標的完成而放慢去產能的節奏。在新形勢下,更要提高這方面的認識,加大去產能力度?!?
??目前去產能的重點是在重化工業,而這些行業國企的比重較大,因此包括央企在內的國企尤其需要加碼去產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
??國企去產能難度較大,主要是由于人、債和資產重組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涉及國企改革,去產能必須和國企改革結合起來。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建議把去產能和國企改革結合起來。他表示:
??“如果國企改革能夠真正推進,化解過剩產能也可以推進,去產能的任務可以實實在在的往前推進,國企改革現在很難推動,但是可以通過去產能的過程,使得國有資本的布局結構反而得到優化?!?
??目前去產能仍缺乏市場化推動機制,此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已經提出建立法治化市場化去產能機制,推動產業升級。有研究人士建議采取碳排放權交易的方法,由中央定一個總量,將去產能獎勵政策與已去掉的產能直接掛鉤,按照現有的產能分配到各個地區,各個地區的配額可以相互交易。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為何在國企改革?
??去產能是全球性問題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9月2日亮相G20峰會,在主題為“G20與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治理”的新聞發布會上,朱光耀表示,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采取行動去產能的。
??“過剩產能之所以產生,最根本原因還是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需求低迷,導致原本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
??朱光耀指出,這種挑戰是全球性問題,所以需要全球共同行動,加以應對化解,期待形成全球政策共識,“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空談,多一些實際行動?!?
??朱光耀還表示,中國是(去產能)政策力度最強的經濟體,根據市場原則和法制手段推進去產能,包括兼并重組和破產等,“中國正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進破產審判庭的建立,這是中國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領域,同時也是依法推進去產能的重要法制手段?!?
??來源丨證券日報、澎湃新聞等
本文地址:http://www.runlinweb.com/newsview.asp?id=153,轉載請注明出處。
修改時間:2023-11-28 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