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寫意文化很美,寫意文化背后的形象思維也很有詩意,但這也正是問題的所在。在投資上就表現為,大家習慣講故事和聽故事,而不是靠邏輯算估值。這個現象和我們的傳統思維有關系。在做判斷時,我們的特點是歸納性較強、演繹性較弱,缺乏形式邏輯,注重個案經驗。中國人更愿意相信奇跡,因為我們的邏輯思維不夠發達,我們有追求不確定性的偏好。
一、認識你自己
對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對自己進行定位之前要先認識自己?!罢J識你自己”是銘刻在古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廟墻壁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大家要對自我有一個清晰認知,較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如果能發揮自身特長那將會是一件幸福無比的事情。
認識自己有一定的難度。人人皆有自利性偏差,往往對自己估值較高,對別人估值較低。談及我們自身,一個繞也繞不過的話題是,“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又將去往何方?”
中國的寫意文化很美,寫意文化背后的形象思維也很有詩意,但這也正是問題的所在。在投資上就表現為,大家習慣講故事和聽故事,而不是靠邏輯算估值。這個現象和我們的傳統思維有關系。在做判斷時,我們的特點是歸納性較強、演繹性較弱,缺乏形式邏輯,注重個案經驗。
做研究時,要么相信邏輯,要么相信大樣本統計結果,也即現在比較流行的大數據。
以上觀點未必對,但主要目的是強調,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要明確自己的強項和弱項。
第一,明確自己適合做投資還是做研究。有時候未必取決于你預測的成功率,而更取決于你的風險偏好和果敢程度。
第二,明確自己的思維是發散型還是專注型。比如,典型的發散型思維,做研究時思考方向較多,但做深做細有難度。
第三,明確自己的能力表現為創造型還是學習型。大多數人都是學習型的,但其實券商、金融行業中創新能力也非常重要。
第四,明確自己是偏向利他主義還是利己主義。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本身不存在褒貶之分,主要強調了行為、心態等是偏向主觀還是客觀、多考慮別人還是自己。一般來說,利己主義者做研究會比較專注,愛鉆牛角尖,這樣也容易出成果。
所以說,對自己要有一個總體評價,到底做什么職業更適合。
二、如何做研究
一個確定的事實是,成功的企業家必然是一流的研究員,因為他的成功不是一次偶然的成功,而是具有延續性的,因此他成功的決策不是一次,而是需要多次成功,這就要求他不斷地把握機會,只有贏面大的人才能成功。
馬云運營阿里巴巴非常成功,并到美國頂級學校發表演說,他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因此,成功的企業家對事物的判斷把握是一個邏輯的過程,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觀點往往有差別,但成功的企業家的卻往往在事后被證明是對的。
想要做好研究,一方面必須要勤于學習,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去思考。
許多人常常比較主觀,相信市場陰謀論,如認為本輪股災由境外機構惡意做空引起的;也有人會說若今天收盤不能在50日均線以上市場就完蛋了。擁有這種思維的人,絕對不適合做一名優秀的研究員。股市不是由均線來決定的,而是由多因素共同決定。所以,還是要多角度分析問題,或是大數據,或是嚴謹的邏輯推斷。
另一方面,想要做好研究,各團隊間應當取長補短,相互交流。勤奮是研究的前提,如果沒有勤奮,研究難以做好。
那么進一步說,研究要如何做?我強調角度、高度和深度。
第一,高處著眼,問題會看得全面完整。黃浦江哪里都可以看到,但站在高點可以看到蘇州河、黃浦江流向等全貌;只有從高處看,才能看得完整全面。
第二,要嘗試從不尋常的角度去看問題。比如,經濟增長的快慢取決于體制機制、科技進步,但還有非體制性、科技性因素。人們常說,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是領導決策有方,但是其中到底哪些是體制性因素、哪些是非體制性因素還需要仔細判別。從研究的角度,跟隨別人講熱門的題目、寫雷同的報告,并沒有多少意義,而從自己獨特的角度去發現、去思考他人很少提及的與眾不同的觀點才是研究之本意。
第三,深度,也即細節決定成敗。比較唐朝仕女圖和盧浮宮收藏的一座西方雕刻。兩件作品的人物動作比較相似,主題都是表現女性優美的姿態,也都比較細致。唐代仕女圖用蠶絲衣表達輕薄感,但在細節的真實性方面,盧浮宮的雕刻則更注重細節,水的波紋極其細致地雕刻在身上。這就是東西方差別。中國人重視美人意象的塑造,西方的表達形式則比較逼真,其細致、精確、逼真的風格逐漸演化成為現代數字化技術的基礎。中國畫則做不到。遺憾的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國畫等偉大創新,都未能進一步深化細化從而進步下去。因此,做研究時,也需注重細節、抽絲剝繭、不斷深入探尋問題的本源,得出客觀的結論。
所以,研究需要有高度和深度。大約有幾類經濟學家,如凡事都略懂皮毛、卻不深入。要么嘩眾取寵,毫無深度地鼓吹工業4.0等新概念;要么陰謀論;要么唱反調,夸大市場作用,抨擊一切政策必將失??;要么百科全書,萬事點評。
最近股市上漲,一下冒出許多經濟學家轉而研究股市,這也揭示了國內學術研究浮躁的一面。
實際上,各位做研究時,建議還是要堅持自己的特色。
舉例來說,中國經濟面臨困局,共識性的邏輯一般就是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境,但這或許是個悖論:過去三十年難道沒有在改革?是改革力度不足、導致未能全面鋪開嗎?又如何能保證未來改革力度足夠強?所以,全社會能達成共識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無效的。
第一個要問,改革應朝什么方向去?
國企改革,若干年前我們已經提出了現代企業制度,就要政企分開,給管理層股權激勵。
第二個要問,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很多人在算中國按照GDP需要增長多少才能到2025年中國人均GDP可以到12700美元以上,這樣中國就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問題在于那時中等收入的標準是否也提高了呢?要是提高了即使達到原先標準,也沒有辦法跨越。中國一個國家人口占全球比重就接近20%,如果也成為了高收入國家,這豈不是讓其他原本是高收入國家的人口變為倒退回中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嗎?因為高收入人口超過20%,那就要對高收入的標準重新定義了。
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考慮短期長期、靜態動態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中國的貧富差距為什么這么大?我們會講很多理由,但是通過案例分析發現全世界人口越多的地方收入差距越大。
因而,大家在做研究的時候就要注意區分:哪些因素是跟主觀努力無關的東西、跟經濟增長模型無關的因素。
中國人更愿意相信奇跡,因為我們的邏輯思維不夠發達,我們有追求不確定性的偏好。
第三個問題,出報告的時機選擇。
第四點是,要開發潛能,拓展自我,挑戰腦力和體力的極限。
很多人做研究覺得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但還是應該將自己的腦力和體力推向極限,這樣的話,邏輯和結論可能會更加完善。
最后一點就是研究報告如何才能更為客觀、到位。
研究中要注意研究工具使用得當,不能閉門造車,要思路開闊、要有敏銳的洞察力。
好的研究報告必須具有四個要素:獨特的角度,前瞻性、市場相關性,有趣。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見大不見小,都愿意研究大問題。研究小問題非常有意義。
三、邏輯的選擇
在研究邏輯的選擇上,中國比較擅長辯證邏輯、形象思維,偏弱于形式邏輯、抽象思維。但對不同的對象,應該選擇合適的邏輯分析方法。我們提倡多維度的立體分析法。
五、永遠的研究情結:探索、發現、傳播
有兩點跟大家分享:第一點是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分析宏觀經濟,第二點是要從體制和非體制兩大因素去詮釋經濟發展。
例如,逛博物館。美國、英國的博物館都很大很多,全球的歷史文物非常多,橫向、縱向上都可以做比較,縱向是指人類發展歷史,橫向是指西方從各國掠奪的很多文物。跟其他國家同一年代的文物一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在哪里,可比較容易判斷哪些是體制因素造成的。
研究的政策框架大家要掌握。如總供給政策主要講長期政策,包括產業政策、各類體制、制度改革等,其目的是改善供給,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提供基礎;總需求政策其實就是通過需求拉動經濟的短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等。大家在分析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政策的歸類,把它們納入你自己的研究框架,用自己的分析方法建立起一個研究框架。
讀歷史對做研究很有益處,社會經濟史是研究的把舵。中國在1700年的時候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到了1820年鴉片戰爭時候已經占到了40%,所以說中國到2025年GDP超過美國,沒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歷史上中國占過更大的比重。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國經濟過去曾經非常輝煌過,現在的輝煌過去都有過。
研究一個現象背后的經濟原因、文化原因、宗教原因、歷史原因,從小的切口去研究一個大問題還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人喜歡交易,一是股票交易,二是賭場交易,還有一個是貿易。我們古代的貿易已經是世界上第一了。
從繁雜數據之間的鉤稽關系來發現破綻。做研究還是要進行數據分析來發現問題??唇y計數,數據之間比照分析時很容易發現問題,對我們做研究來講就是需要有真實的數據,真實的數據才能反映出真實的水平。此外,樣本對數據的分析也非常重要,通過大樣本的統計來發現問題比邏輯的推理更加有效。